在海南,一提起蜂蜜,人們總會津津樂道地推薦白沙的野蜂蜜。到了白沙,當地人總會首推南開野蜂蜜。因為自古以來,野生蜜蜂都是白沙黎族人、苗家人健康養生的滋補品。
白沙野生蜂蜜口感清香濃郁,有百花之香,色澤深,在攝氏13度以下結晶后為粘稠的淡黃色,富含有多種能被人體直接吸收的微量元素,由于釀蜜周期長、蜜源稀少,被譽為“蜜之珍品”。
白沙黎族自治區森林覆蓋率高達83.34%,只有在這樣遠離污染空氣中負離子且含氧量高的山澗林中筑巢才會有海南小土蜂筑巢,它們產的蜜才叫土蜂蜜。而由于所采的蜜源是無污染的山區森林中的各種珍稀植物、山野間野生中藥材的花,故又名百花蜜。
所以,野蜂蜜的價格也要比家養的蜂蜜價格高很多。
白沙縣南開鄉作為海南中西部山區白沙黎族自治縣的偏遠小鄉,因善于產野蜂蜜贏得海南“野蜂蜜”的美名,當地的黎族同胞模仿土蜂的生活習慣用樹木把中間挖空,把當地野蜂放入人工蜜巢內自行釀蜜,土蜂在這種環境中產蜜,從而產出了品質上層的土蜂蜜。
說起這個放養野蜂蜜方法,源于南開鄉什才村、什駁村當地村民的土辦法,當地村民為了讓野蜜蜂飛到洞里安家釀蜜,挖了500多個洞,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后來,村里的8戶村民,又陸續進山挖了2000多個洞,沒想到今年農歷三月份,大家發現差不多有500個洞住進了野蜜蜂,不久之后,各家都收獲了幾百斤野蜂蜜。
據介紹,目前南開鄉有土蜜蜂3000箱,洞蜜30000群,白沙縣科協和南開鄉政府正計劃在全鄉推廣符永進的回歸大自然放蜂技術,把全鄉分成多個養殖小組,把蜜蜂分散到南開鄉的各個山頭。
近年來,南開鄉積極響應白沙科協、縣農業局、當地鄉政府的號召,積極參加各種培訓班,學習了各類種養技術。當地政府根據野蜜蜂的生活習性,研究出了更多種筑巢引“蜂”技術,讓城里人吃上了野蜂蜜。如今,又自創的回歸自然放蜂技術,正在幫助更多的黎族村民致富,讓更多人吃上來自海南熱帶原始雨林的野蜂蜜。

發表評論
匿名網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