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保亭黎苗風味的美食有哪些

特產攻略評論9,459閱讀模式

保亭是一個少數民族聚居地,85%以上的森林覆蓋率和保存完好的原生態雨林,淳樸的民風、傳統的生活習俗以及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衍生出各式各樣的優質食材,勤勞善作的黎苗同胞們通過對這些食材的理解和挖掘,制作出了許多美味可口的山地美食。

“會上樹的雞”、“不回家的牛”、“五條腿的豬”……地處海南中部山區的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原生態特色美食豐富多樣,讓“吃貨們”回味無窮,流連忘返。

1、石鱗魚

海南保亭黎苗風味的美食有哪些

保亭有一種魚叫石鱗魚,這種魚只能生活在無污染的環境中,對水質要求非常高,長年生長在水質純凈的山澗小溪中,最喜歡逆流而上,與湍急的溪水嬉戲,因此有個雅號叫“會沖浪的魚”。石鱗魚的習性限制了自身的生長,一般個子都不大。卻因為喜歡逆流,勤奮而游,所以魚肉富含蛋白質,入口特別滑嫩,小巧而精華。

在保亭官方推薦和很多游客心目中,石鱗魚算得上是絕對美食之一,素有“不吃石鱗魚不算到保亭”的說法。而在健康飲食備受推崇的現代社會,石鱗魚,以及稍微普通一點的野生泥鰍,都成了搶手貨,其本身就是保亭綠色食品的最佳代言。

石鱗魚無論香炸、清蒸還是清水煮,都是一道美味佳肴。香炸和燒烤,香脆味甜,很有嚼頭。而黎家人最喜歡用酒糟煮之,特別是用極品山蘭酒糟烹調的石鱗魚,更是將保亭最好的食材和最好的酒的功效發揮到極致。

2、革命菜

海南保亭黎苗風味的美食有哪些

革命菜,原名野茼蒿,又名安南草,是一種常年生長的野菜,在海南的保亭山地里隨處可見。因在革命戰爭年代,革命老前輩曾用它來充饑,故起名“革命菜”。如今,革命菜已經走進了海南人民的生活中,成為了一種人見人愛的綠色食品。

作為中部山區市縣,保亭境內的野菜也十分豐富,白花菜、紅藤芯、芭蕉芯或芭蕉蕾等不勝枚舉。

3、什嶺椰子雞

海南保亭黎苗風味的美食有哪些

什嶺雞是保亭極具地方特色的禽類品種,具有三小、兩短、一長的體型特點:三小(頭小、體小、腳小),兩短(身短、脖子短),一長(翅膀長),個體不大,母雞重約1.4千克,公雞重約1.5千克。自古以來在七仙嶺腳下農戶就有飼養的傳統,從小就放養在山林、檳榔和橡膠園里,刨食和追逐蟲子、野果、青草,喂食谷物、玉米、番薯及木薯等,喝的是溪水、晨露和泉水。當地人視為山珍野味,有“什玲奇禽”之美稱。

相傳什玲雞是七仙嶺腳下黎苗寨家養母雞與當地山上野雞偶然交配,經過幾百年自然選育而形成的獨特品種,至今仍保留有羽毛華麗、鳴叫洪亮、奔跑如飛、夜宿枝頭的野性特征,是黎苗家待客的佳品。這種在原生態自然環境下生長的什玲雞,品質口感獨具特色,皮薄黃澄光亮,柔嫩爽滑香甜,骨髓溢香,不僅色香味形俱佳,而且營養價值豐富。

4、黎家竹筒飯

海南保亭黎苗風味的美食有哪些<>/p

黎家竹筒飯又稱竹筒香飯,海南黎族傳統民間美食,以前黎族同胞多于外出遠行或去離村寨偏遠的田園耕作,上山打獵,或招待客人時才做竹筒飯,制作方法簡易。經過歷史的沉淀和時間的洗禮,竹筒飯并沒有在消失在民間,反而從鄉村田園走向現代城市,一躍而上各類酒店賓館宴席餐桌,經由烹調師在傳統基礎上大膽改進提高,融入現代元素,使之成為海南著名的風味美食,聲譽南國。

保亭黎家竹筒飯通常是用山蘭稻(一種旱稻)中的“香米”并配肉類為原料,放進新鮮的粉竹或山竹鋸成的竹筒中,加適量的水,再用香蕉葉將竹筒口堵嚴,置于炭火中烤烤,綠竹漸焦,飽滿的竹香便會漸漸溢滿屋子,削掉燒焦的竹筒表皮即可用。

竹節青翠,米飯醬黃,香氣飄逸,柔韌透口。吃時,飲一口黎家“山蘭酒”,咬一小口竹簡飯,慢品細嚼,趣味盎然。“一家香飯熟,百戶聞竹香”是對黎族地區的特產香糯米的贊譽。

5、苗家三色飯

海南保亭黎苗風味的美食有哪些

苗家三色飯是海南中部山區苗族人民的傳統小吃,苗族最具民族特色的食品之一,一般是在農歷“三月三”(黎、苗等少數民族傳統喜慶節日)期間普遍制作和食用,是苗族人民用來招待客人和祭祀祖先的傳統節日性食品,苗寨家家戶戶都會制作。

苗家三色飯原為五色飯,分別為黃、紅、白、黑、藍、五色。是用山蘭糯米、桑葉、紅藍藤葉、黃姜、椰漿、小山棕葉等植物汁液作為天然色素拌在山欄米中泡制,放在特制的獨木蒸籠中蒸制而成。五色飯色彩鮮艷,清香可口,是開胃去火的清涼食品。由于工藝的復雜和原料工具的局限,如今五色飯已改為三色飯,有紅、黃、黑三色,分別取色于新鮮植物紅藍藤、黃姜和三角楓汁液,有藥味甘香,飯團甜滑,形態美觀,極具苗族風味色彩。

6、保亭小黃牛

海南保亭黎苗風味的美食有哪些

保亭的小黃牛與其他的牛區別主要有三方面:牛的個頭小,一頭1歲半的小黃牛凈肉不過二三十斤;牛的飼養完全野放,牛性特別兇猛,而且原生態沒污染;小黃牛經常喂鹽巴,而且吃各種樹葉長大,其中難免有一些草藥,因此牛肉特別補,而且肉纖維較細,顏色深紅,水分低。由于肉質好,不需要太多調料和加工,肉味自然而美。最好吃的是12個月—18個月牛齡的牛,帶皮吃,牛皮脆而爽。這種牛因為長年處于半野生狀態,因此野性十足,牛肉甘甜,水分少;它有很多種食用方法,最受歡迎的是石鍋燒小黃牛肉,膠質豐富,口感絕對一流。

7、五腳豬

海南保亭黎苗風味的美食有哪些

五腳豬,又名香豬,是保亭人對本地原種豬的稱呼。其實它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多情豬”,據說這種豬是保亭農民放養的家豬整天在山地里尋食時與野豬偷情產生的后代。

五腳豬這個名字很怪,怪就怪在第五只“腳”上。保亭本地的小種母豬在其發情期,就被放到山里去找野豬配種,然后生下具有野豬習性與體質的小豬。這種豬像野豬一樣腳短小,個體不大,重量輕,養一年也只有百來斤,嘴尖且長,喜歡在野外到處拱土覓食,走起路來嘴巴貼著地,嘴不離土,從后面看就像五只腳,所以當地人認為它的嘴也是一只腳,就稱之為“五腳豬”。

雖然它也是家豬,可是飼養過程中未加圈養,一日飼養二至三次后任其在外自由覓食和活動,因而它皮厚油少,肉質結實,鮮嫩爽口,味道芳香,多吃不膩。不管是白切、燒烤或火鍋都味道具佳,風味獨特。

8、木薯椰子絲

海南保亭黎苗風味的美食有哪些

木薯磨成粉制成一張“大餅”,把甜甜香香的椰子絲均勻地鋪上,卷起來,再切成一塊一塊約有手指那么厚的糕,原來這叫做木薯椰子絲。木薯粉制成的表皮帶著糯糯的嚼勁,椰子絲香甜可口。一口咬下去,木薯表皮的黏性嚼勁帶著香甜的椰絲香,在你口腔里圍繞,別有一番滋味。

9、芭蕉芯煮咸魚

海南保亭黎苗風味的美食有哪些

蕉芯,又名甘露,產量較少,蕉農一般只留幾顆芭蕉芯自家食用,因為只有將芭蕉芯砍掉芭蕉才能長得豐潤飽滿。芭蕉芯細膩適口,味道鮮美,有去膩、減肥的作用,是別具特色的民族風味美食。保亭當地普遍喜歡用芭蕉芯與鮮美的海魚同煮,用最簡單的方法留住天然食材的美味。

10、無骨魚煮芭蕉蕾

海南保亭黎苗風味的美食有哪些

選用綠色野生芭蕉花蕾及深海無骨小魚仔,和開始農家樂的一樣的菜式,但是酒店畢竟是酒店,師傅的水平到底還是高多了,口感方面處理的比農家樂還是要好些。推薦。

除了上述介紹的保亭常見的特色美食外,還有什嶺鴛鴦雞、石鱗魚肚煮茄子、爆炒叢林小河蝦、檳榔花豬手雞煲、酸葉湯、檳榔花豬肚湯、撈葉雞蛋卷、菠蘿蜜雞煲、菠蘿飯與紅毛丹肉丸湯等,大家有機會要品嘗下哦。

weinxin
techanchaxun
微信公眾號
在微信里搜索【椰島農事】或【techanchaxun】關注我們的公眾號,可及時獲取每日最新推送。
海島小哥
  • 本文由 海島小哥 發表于 2016-09-05 23:07:40
  • 【椰島農事】主編,感謝您的關注和支持。
匿名

發表評論

匿名網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