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至19日,三亞市群藝館聯合三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邀請黎族原始制陶技藝傳承人在三亞黎陶技藝傳承地——天涯區黑土村授課,傳授三亞黎陶技藝,傳承三亞非遺文化。
黎族原始制陶技藝是三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項目,2009年入選海南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也是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此次舉辦的黎陶技藝培訓活動吸引了來自黑土村的60余名村民參加,黎族原始制陶技藝項目省級代表性傳承人符日蘭現場進行授課,內容包括取土、篩土、和泥、盤制、晾曬、燒制等原始制陶程序,還普及了原始制陶知識和技藝。
海南黎族陶器其歷史可追溯至新石器時代,距今大約有一萬年歷史,文獻中也不乏相關記載,在東漢以后的史書中已開始記載黎族的祖先(俚人)在海南的活動情況,而且當時制陶術就早已傳至海南島,宋朝的《諸蕃志》卷下曾記黎族"以土為釜,瓠匏為器",清代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亦記黎人:"緦綆績木皮木布,陶土為釜。"
據海南文物部門統計,海南現已查明的古窯址有19處,其中有7處陶窯,1處陶瓷窯,11處瓷窯,它們分布在澄邁、陵水、定安、瓊海、萬寧、儋州、三亞、東方、樂東、白沙等10個市縣。傳承了久遠歷史的黎族制陶術,至今仍保留著露天燒陶的傳統。

techanchaxun
微信公眾號
在微信里搜索【椰島農事】或【techanchaxun】關注我們的公眾號,可及時獲取每日最新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