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蛋黃果又名仙桃,在海南也叫“雞蛋果”(注:雞蛋果也稱百香果),其味道口感介乎于番薯和榴蓮之間,和吃雞蛋黃的口感差不多,成熟的蛋黃果肉是橙黃色的,和蛋黃的顏色差不多,因此而得名。
歷史由來
海南蛋黃果原產古巴和北美洲熱帶,主要分布于中南美洲、印度東北部、緬甸北部、越南、柬埔寨、泰國、中國南部。中國在20世紀30年代引入,50年代廣州始有栽培。海南各地有零星種植。
風味特色
蛋黃果實呈球形,未熟時綠色,成熟果黃綠色至橙黃色,光滑,皮薄,果肉橙黃色,富含淀粉,質地似蛋黃且有香氣,含水量少,味略甜。
營養價值
蛋黃果含有豐富的磷、鐵、鈣、維生素C等營養物質及人體必須的多種氨基酸。果內含有人體的十七種氨基酸,常食蛋黃果能有開胃健食的作用,有化痰,提神醒腦減壓降脂等功效。
相關閱讀
蛋黃果11-12月成熟,采收后放置4至7天方可食用。在海口和三亞等地的超市在應季時都有出售,海口的南北水果批發市場、三亞第一市場和勝利路水果批發市場都可以買到,價格在8-15元一斤。
相關閱讀:海南人心果

techanchaxun
微信公眾號
在微信里搜索【椰島農事】或【techanchaxun】關注我們的公眾號,可及時獲取每日最新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