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燈籠辣椒又名黃帝椒、黃辣椒,別稱辣椒王。多產(chǎn)于海南南部,呈燈籠型,色澤鮮黃,外觀漂亮,所以大家也叫它為燈籠椒。黃燈籠辣椒制作的辣椒醬遠(yuǎn)銷海內(nèi)外,逐漸被大眾所熟知。
作為海南“獨有”的辣椒品種,原產(chǎn)地并不在中國
土生土長的海南人對它太過熟悉,過去在國內(nèi)僅產(chǎn)于海南南部市縣,一些人便誤認(rèn)為黃燈籠辣椒原產(chǎn)于海南,但其實它原產(chǎn)于古巴、巴西、秘魯、玻利維亞、巴拉圭等國,由于傳入較早,并且在國內(nèi)僅海南有分布,算得上海南一大“特產(chǎn)”。
黃燈籠椒目前大面積栽培主要是在海南省的文昌、瓊海、萬寧、陵水等地方,主要栽培品種是本地種和“熱辣2號”雜交種,一般在每年8月開始育苗,10月便會開花,到了12月就能開始結(jié)果,次年四五月份就能夠收獲。
與常見的普通辣椒相比,它的辣度讓人“頭皮發(fā)麻”
黃燈籠椒富含辣椒素類物質(zhì)可達(dá)170000SHU,因為辣度太高,海南一般家庭都不作為鮮食,主要把它做成黃燈籠辣椒醬。
170000SHU是一個什么樣的級別,四川雞心椒的辣度:28000SHU;小米辣的辣度:30000-50000 SHU;朝天椒的辣度:50000-100000 SHU;云南涮涮辣的辣度:1000,000 SHU,在中國常見的辣椒家族中,海南黃燈籠的辣度也是數(shù)一數(shù)二的。
“吉尼斯世界記錄”報道的最辣的辣椒有“印度魔鬼椒”“卡萊羅納死神椒”等品種都來自于中華辣椒;號稱我國最辣的云南“涮涮辣”和海南的黃燈籠辣椒也是該品種。
辣度很高不能鮮食,當(dāng)?shù)馗嗖捎玫某苑ㄊ请鐫n
海南的黃燈籠辣椒醬不同于外地辣椒醬,它的吃法也有很多種。
除了超市里瓶裝的黃燈籠辣椒醬之外,醬油泡辣椒則是臨高、儋州、東方等西部市縣的特色。因為瓶裝的黃燈籠價格較貴,在這些地區(qū)的餐館,更多的是一個玻璃瓶里,裝著浸泡在醬油里的小米椒,當(dāng)然也有剁碎的黃燈籠辣椒醬。
海南雖盛產(chǎn)黃燈籠辣椒,但天氣潮濕、炎熱不利于其儲存,尤其是對西部的沿海市縣而言, 要和濕熱的天氣對抗,讓辣椒醬不腐敗變質(zhì),重鹽是最好的選擇。因而西部市縣的人們在制作辣椒醬之前,會用大量的海鹽將辣椒先腌漬一遍,讓鹽分充分浸透,這個過程約十天左右。此后,再將辣椒浸泡在瓶子里保存,吃的時候取出即可,和川渝等地的泡椒做法相似。
印象中不能吃辣的海南人,為何對它如此鐘情?
在某網(wǎng)絡(luò)社區(qū)中,一則關(guān)于海南黃燈籠辣椒的回復(fù),引起了網(wǎng)友的熱烈討論。
“黃燈籠辣椒醬!超級好吃!超級辣!我一個不常吃辣的海南人,都對它欲罷不能”
“小時候爸爸有朋友去海南帶回來的,拌飯、拌粉都超級好,辣得出眼淚!”
“超級好吃,就是太辣,但我很喜歡!”
海南人飲食口味比較清淡,這是人們的共識。但實際上,海南人也很能吃辣。湯汁豐富的粉湯、醬汁飽滿的海南粉、酸甜可口的酸粉,要讓味蕾得到滿足,還需再加一抹辣,除了自制的普通辣醬外,黃燈籠辣椒醬是一個非常nice的選擇。
與泡椒、老干媽等辣椒醬的辣有所不同,黃燈籠辣椒醬講究的是鮮辣,在諸多海南美食中加入,就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辣味不會喧賓奪主,有刺激食欲的開胃效果,對很多海南吃貨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佐料,也是海南人這么愛它的原因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