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是種植香蕉大省,主要分布于東方、陵水、三亞、樂東、文昌、瓊海、萬寧、澄邁、臨高、白沙等地,其中產量最大的是澄邁縣和東方市。
海南屬于熱帶季風氣候,香蕉全年可成熟收獲,集中上市期一般在中秋、年前與清明前后,目前主要有巴西蕉、寶島蕉、南天黃、桂蕉抗2號與中蕉9號等品種。
1、巴西蕉
海南目前種植的巴西蕉,是上個世紀從澳大利亞引進的巴西香牙蕉品種。該品種在海南種植生育期9-12個月。
改品種香蕉的植株高度220厘米-300厘米,果皮厚,耐瘦瘠、抗寒、抗旱性較好,平均每穗果重24公斤,最大穗果可達50公斤以上。
2、寶島蕉
寶島蕉俗2002年由臺灣引進,是目前海南推廣最成功的香蕉抗病品種之一,由臺灣本地品種“北蕉”選育而成,俗稱“新北蕉”。目前海南小規模種植的粵抗1號也屬于寶島蕉品種。
該品種在海南種植生育期約13個月,比主栽品種巴西蕉長約30天,并具豐產性,海南南部種植單株產量可達52-56斤,具有豐產穩產,抗黃葉病的特點,果實成熟后呈鮮黃色,轉黃均勻一致,果肉香甜。
3、南天黃
南天黃香蕉由“寶島蕉”、“巴西蕉”等品種的單株試種后初選育而成,該品種已在廣東、海南、云南等地推廣超過1000萬株。
2009年培育成功后,農科院在海南、廣東多產區試種“南天黃”共計約8.5萬株,試驗試種結果顯示,南天黃香蕉效果較理想。
4、桂蕉抗2號
桂蕉抗2號是廣西植物組培苗有限公司聯合廣西農業科學研究院推出的一個高抗病品種。目前海南已成功推廣種植。廣西、云南、廣東、福建、老撾等地逐步試種、推廣。
海南南部6月種植,12-2月抽蕾,4-6月收獲,生育期380-420天。其他地區因氣候、積溫差異,抽蕾期、收獲期會延長。
5、中蕉9號
中蕉9號香蕉品種是我國香蕉產業技術體系的科學家易干軍,帶領他的科研團隊培育而來,其新植蕉生長周期12~14個月,豐產性能優良,目前在海南試驗種植良好,未來很有可能成為當地主栽品種。
中蕉9號的果穗較緊湊,果梳和果指大小均勻,平均單果重183.2克,果肉乳白偏黃色、口感軟糯香滑,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2.0%,可溶性糖含量18.34%,果實品質和商品性狀良好。
除了上述介紹的品種外,海南曾經大量種植包括農科1號等品種,但因為抗病性較差,現在幾乎已經被海南市場淘汰。
相關閱讀:為什么人在海南,卻要吃全國最貴的香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