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海南煎粽是用包好煮熟的粽子煎制而成,還有一種是不用粽葉包裹,先蒸熱糯米后再加配料,然后煎制食用,不管哪種做法,是不受節(jié)令限制,可隨時制作的海南地方風(fēng)味小吃。
歷史由來
粽子傳說是為祭投江的屈原而誕生的,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吃粽子的風(fēng)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而海南煎粽其實(shí)也是繼承了粽子的傳統(tǒng),只是說煎出來的粽子會更香,更好吃,符合大多數(shù)人的口味,所以就流傳了下來。
制作方法
1、將糯米掏洗干凈,上籠蒸熟待用;
2、將蓮子煮熟透,脫皮、除心;
3、冬菇浸透洗凈,滾水燙過后切粒,干蝦米、干貝洗凈蒸過,叉燒解成粒狀。
4、將以上各料和精豬油、味精、白糖、精鹽等一起放入糯米飯中拌勻,掐成10個大小相同的飯團(tuán)。
5、熱鍋下生油,將糯米團(tuán)均勻醮上鴨蛋液,放進(jìn)熱油鍋中慢火煎炸,不斷翻轉(zhuǎn)使之均勻受熱,煎成金黃色即可。
風(fēng)味特色
海南煎粽色澤金黃,外焦里嫩,賣相很好,吃起來香滑可口,耐人回味。
溫馨提示
海南煎粽主要由糯米做成,雖然味道不錯,但屬于不好消化的食物,而且還會導(dǎo)致胃酸分泌過多,刺激胃黏膜。因此,消化功能差的朋友最好不要多吃。

發(fā)表評論
匿名網(wǎng)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