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4-7月,是海南荔枝的集中上市期,也是荔枝品質比較好的時段。荔枝作為海南比較常見熱帶水果,其品種眾多,海南市場上比較常見的荔枝種類有荔枝王、妃子笑、無核荔枝、糯米糍、白糖罌、三月紅、鵝蛋荔、大丁香、新球蜜荔與白蠟荔枝等。
杜牧說,“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蘇東坡則說,“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相隔200年的兩位大文豪,都把吃荔枝當作一種極致的享樂。所以這段時間如果您去海南旅游,千萬不可錯過一年不可多得的“荔枝盛宴”哦。
荔枝王
荔枝王五月中旬果實成熟,某些地方6月上旬成熟,其個頭比較大,單果約50克,外表為紅色,肉質潔白晶瑩、肉厚多汁、入口即化、掛齒留香且不上火。其最大的優點與賣點就是外觀,以海口永興鎮出產的品質為最優。
妃子笑
妃子笑荔枝又名落塘蒲、玉荷包。5月下旬至6月中旬果熟,果實近圓形或卵圓形,果中大,單果重 23.5~31.5克,果皮淡紅色、薄;果肉白蠟色,肉厚,質爽脆,多汁,味清甜帶香。妃子笑荔枝看上去個大、飽滿、顏色對比特別明顯,經常是一顆荔枝上紅一塊綠一塊的,雖然整體顏色發綠,其實果肉很甜,果核也很小。
無核荔枝
海南無核荔枝果實6月中下旬至7月初成熟,是由澄邁縣橋頭鎮農民王廷標于1982年利用37株海南荔枝優稀母樹,進行無數次篩選繁育成功的新品種,其果核小或無核,果肉晶瑩似凝脂,品味脆爽醇香,營養價值高,是荔枝中的精品。
糯米糍
海南糯米糍6月下旬到7月上旬上市,其果肉比較厚,但不扎實,肉質滑嫩、松軟、多汁是它的特色。糯米糍甜度非常高(甚至有不少人覺得過甜),最顯著的特點是普遍核瘦小,可食率僅此于無核荔枝。
白糖罌
白糖罌荔枝又名蜂糖罌、中華紅,有一千三百年以上的栽培歷史,該品種主要在5月份成熟,果肉爽脆,味清甜,品質優良,豐產性強。可大量繁殖發展。是荔枝的上等優品,極佳的選擇,可以和荔枝王、無核荔枝等品種媲美。
三月紅
海南三月紅荔枝,簡稱三月紅,因該品種在農歷三月下旬成熟,故名三月紅,屬最早熟種。該品種果實呈心臟形,上廣下尖;龜裂片大小不等,排列不規則,縫合線不太明顯;皮厚,淡紅色;肉黃白,微韌,組織粗糙,核大,味酸帶甜,食后有余渣。
鵝蛋荔
鵝蛋荔為海南島著名的大果荔枝之一,均為實生種,栽培歷史悠久,有些植株的樹齡已達300年以上,分布于瓊山等地,一般在六月中旬果熟。因其果型特大故稱鵝蛋荔,果肉淡黃白色,厚約1.6厘米,肉質爽脆,潭少,味清甜略淡,汁多不外溢受到消費者的喜愛。
大丁香
大丁香是海南省農科院經濟作物研究所、儋州市和慶美萬新村、瓊山市水果研究所、海南省農墾總局選育的荔枝品種。果皮紅色;果肉乳白色,果肉質地細嫩,較脆,味清甜,具香氣;大丁香屬晚熟大果型荔枝品種,果實成熟期7月下旬。
新球蜜荔
新球蜜荔于2013年通過海南省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認定,屬于中晚熟品種,果實于6月上中旬成熟,產量與目前海南主栽的妃子笑品種相近。成熟時果皮黃綠色,果肉米白、汁多,有蜂蜜香味,平均單果重32.56 g,可食率71.39%。
白蠟荔枝
白蠟荔枝又名白臘子荔枝,該品種一般植后三年掛果,較豐產,在3月上旬開花,6月上中旬成熟上市。其肉質細嫩,品質優良,果皮鮮紅色,稍帶紫色,薄而軟,龜裂片凸起,果肉白臘色,是優質的中早熟品種。
桂花香荔枝
桂花香荔枝產于海南省陵水縣文羅鎮與樂東縣等地,有桂花香氣因而得名,是海南陵水的一種早熟品種,因海南南端的地理位置優勢,桂花香荔枝的成熟時間為全國最早。
桂花香荔枝屬于優質的早熟品種,對土壤適應性很強,而且耐旱,該荔枝品種植株生長較為緩慢,成活率比其他荔枝略低,樹種成年后,需要細心栽培10年左右的時間才能開始結果,而且結果后的成果率也比不上常見的荔枝品種。

發表評論
匿名網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