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南伊府面

瓊海美食 美食小吃 瓊海特產(chǎn)評論9,122閱讀模式

基本介紹

瓊南伊府面在瓊南簡稱“伊面”,以大米粉條配靚湯及多種佐料調(diào)制而成,又因其粉身比“海南粉”略粗,瓊北各地又稱之為“粗粉湯”。是用料講究,風(fēng)味純正而名噪一時的瓊海美食,如今已經(jīng)成為海南常見的粉類美食小吃。

瓊南伊府面

如今很多海南人認(rèn)為瓊南伊府面就是在大街小巷常吃的伊面湯,小編認(rèn)為兩者還是有很大區(qū)別的,伊面湯的做法比較粗糙,且面條比較細(xì),雖然口味還不錯,小編還是更喜歡瓊南伊府面。

歷史由來

伊府面的起源,廣東、福建、蘇州、鄭州、宮廷各種傳說均有,難以定論。但由史料的記載,比較具體的說法是由乾隆年間書法家、揚州知府伊秉綬的家廚所創(chuàng)制,因而取名為伊府面。海南伊府面最早出現(xiàn)在??诶吓泼戥偰暇萍遥c其他地方的伊府面略有不同。

關(guān)于伊府面的描述有民國初期的洪為法的《揚州續(xù)夢·揚州面點》,其中說:“在昔伊秉綬曾任揚州知府,伊府面即其所創(chuàng)?!边€有趙珩的《老饕漫話·閑話伊府面》、唐魯孫的《說東道西·揚州炒飯伊府面》、朱振藩的《食林外史·從揚州炒飯到伊府面》等文章。

制作方法

1、粉條:將大米酌量淘凈,清水浸泡,細(xì)磨成漿,裝進(jìn)布袋,擠出水分,將粉袋再放清水中浸泡,然后將粉團(tuán)抖出,加入食油、香油和清水調(diào)勻成糊漿,裝入壓粉筒(筒底有多孔漏眼),用力將糊漿徐徐擠壓,通過漏眼成線條落入沸水鍋中,剛熟撈起,過涼水冷卻,置竹籮中瀝去水分即成。

2、艦湯:主要用豬、牛骨熬煮,湯滾時把浮沫除凈,熬至骨味完全滲出,再調(diào)人適量食鹽、味精增鮮即成。

3、佐料:炒花生米、炒芝麻仁(碾成碎未),炒筍絲、炒酸菜、特制牛肉干絲、炒豬肉絲,蒜香熟油、香菜、蔥花等。

4、調(diào)配:抓一把粉條(重約150克)于碗中,逐一加入適量佐料,打一勺滾燙靚湯澆過粉面,灑進(jìn)少量胡椒粉即成,喜歡吃辣的,加一點辣椒則更起味。

風(fēng)味特色

瓊南伊府面粉身潔白柔軟爽滑,湯熱味鮮,佐料奇香耐咀嚼,不膻不膩,鮮香略帶酸辣,誘人食欲。

營養(yǎng)價值

每千克伊府面含有熱量、蛋白質(zhì)、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維生素A、胡蘿卜素、維生素C、維生素E、鈣、磷、鈉、鎂、鐵、鋅、硒、銅、錳、鉀、碘、維生素B6等營養(yǎng)元素,如下圖所示。

瓊南伊府面

瓊南伊府面的營養(yǎng)價值(圖)

weinxin
techanchaxun
微信公眾號
在微信里搜索【椰島農(nóng)事】或【techanchaxun】關(guān)注我們的公眾號,可及時獲取每日最新推送。
海島小哥
  • 本文由 海島小哥 發(fā)表于 2016-02-23 17:07:15
  • 【椰島農(nóng)事】主編,感謝您的關(guān)注和支持。
匿名

發(fā)表評論

匿名網(wǎng)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確定